• 2020-04-15 16:00:10
  • 阅读(2868)
  • 评论(13)
  • 中新网南京4月15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讨所15日发布音讯,该所王光旭副研讨员等科研工作者经过很多的调查研讨,对奥陶纪末大灭绝的根本进程和型式进行了从头评价,发现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稳步复苏始于乌克兰试管婴儿志留纪伊始。

    该研讨成果已在世界地学期刊Geological Journal上在线宣布。

    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寒武纪大辐射以来海洋生物遭受的第一次重创,是显生宙地球生命所遭受的第二大灭绝事情,长时间招引着地学界的爱好。但是,全球规模内奥陶-志留系界限邻近地质记载常不完整,区域间地层比照不行精确,使得人们对这次灭绝事情根本进程的知道仍存在不确认性。

    科研人员介绍,华南广泛发育奥陶-志留系界限地层,化石丰厚,这在全球规模内并不多见,因此成为研讨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经典区域。现在,区域内首要的海洋生物类群的宏演化进程已经有了很好的研讨根底。

    但由于该时段碳酸盐岩首要会集在近岸浅水相区,其上下地层常有缺失、笔石亦不发育,使得其年代常难以精确确认,然后限制了其间各类壳相化石类群灭绝-复苏型式的精确解读。

    在曩昔的数年里,王光旭副研讨员等科研工作者经过很多的调查研讨,对黔北区域广泛发育的奥陶系顶部赫南特阶碳酸盐岩进行了更为精密的区分、修订,建立了具有全球广泛比照含义的赫南特阶归纳地层结构,并据此对奥陶纪末大灭绝的根本进程和型式进行了从头评价。

    最近,王光旭等进一步对区域内的另一个要害层位——五里坡组进行了归纳地层学研讨。五里坡组的地理散布较为限制,首要出露于湄潭黄家坝一带。尽管如此,因其层位要害,且含有丰厚的壳相动物群(包含腕足类、三叶虫、珊瑚、层孔海绵及腹足类等),在奥陶纪末大灭绝事情研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研人员介绍,经过对湄潭黄家坝高江、岩坪两剖面五里坡组的化学地层学剖析,确认了赫南特阶碳同位素正偏事情的存在,然后将该组的年代确以为奥陶纪末赫南特期,而非传统以为的志留纪前期。

    这一研讨结果表明,华南扬子区赫南特期冰期后暖水底栖动物群的散布规模远比早前想象的要广泛的多;一起也意味着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后的开始复苏限于赫南特期,而真实稳步的复苏则始于志留纪伊始,这一趋势与全球其他区域是完全一致的。

    本研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赞助。(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