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4-15 16:00:07
  • 阅读(1264)
  • 评论(15)
  • 中新网太原4月15日电 题:山西老稻农的新期望:离别手艺年代 科技育秧促增收

    15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花塔村的育秧大棚内,一片繁忙。

    看着正在不断作业的主动化育秧出产线,75岁的"老稻农"任反贵感慨不已。

    "从纯手艺到科技化,从成活率低到稳产增收。"任反贵说,科技给咱们老稻农带来新期望。

    花塔村村委副主任任福贵正在检查禾苗。张云 摄

    晋源区农业村庄局副局长原有明表明,"晋祠大米"前史悠久,是晋阳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环绕晋祠大米的栽培与维护作业,咱们出台了各项支撑办法,鼓舞栽培大户、专业合作社来扩展栽培面积,培养新品种,推行新技术,全面提高机械化水平。

    下一步,晋源区将环绕稻作、农作文明打造农耕文明博物馆,展开春夏插秧、暑期游学、金秋同享丰盈喜庆等亲子体会乌克兰试管婴儿游、研学游、侨居游等活动,使村庄田园更有魅力,晋祠稻田文明更受欢迎,让稻田公园成为集农业出产、农耕体会、科普教育、旅行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

    "不仅仅是要咱们的水稻稳产增收,咱们还要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行。"何建平如是说。(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