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网石家庄4月14日电 (李洋 张帆)在河北省涿鹿县桃园沟村箱包厂的加工车间内,10多位女工正在缝纫机前繁忙。伴着"咔哒咔哒"的缝纫机声,55岁的杨庆琳笑着说,"谁说咱们只能围着灶台转,现在咱也能赚一份钱呢!"
已过"知命之年"的杨庆琳,家里有白叟要照料,儿子也到了娶媳妇盖房的年纪,本来只能在家"干着急"。自从到了村里的扶贫"微工厂",每天上班成了她最期盼的作业。面临疫情的"超长假日",在家的她隔天都会打一个电话问询复工时刻。在2月16日复工第一天,杨庆琳早早就到了厂里,提起在家门口哈萨克斯坦试管婴儿就能打工挣钱,难掩振奋之情。
图为扶贫"微工厂"有序出产。郭颖晖 摄
据了解,桃园沟村箱包厂处理了30名留守家庭妇女的工作问题,年人均收入35000元左右。在相邻的河东镇、大河南镇像这样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的扶贫"微工厂"已达9个,户均年增收约2万元。这种方式已在全县得到推行,形成了本地工作新格局。
春节前,桃园沟村箱包厂接到多地订单,但受疫情影响,工厂罢工。村两委决议防疫脱贫一同抓,一方面拟定防疫战略,另一方面展开脱贫攻坚,庞然大物扶贫项目出产,让乡民收入有保证。为防止会集复工带来的防疫危险,又能如期完成订单,村里将缝纫机安装到女工家中,把加工质料逐个送到乡民门前,让乡民足不出户就能展开出产,取得收益。
"车间采纳分批复工的方式有序复产,眼下第三批订单也要宣布。"王建柱说,越来越多的妇女不离家、不离土就能融入工业展开,家门口挣钱,不光处理了留守妇女等"半劳力"的工作问题,在"微工厂"的舞台上也完成了"致富梦"。(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