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7 10:33:35
  • 阅读(1727)
  • 评论(13)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甘兴华报导)640米的巷道、32户人家、9个民族共居——7月24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铸牢中华民族一起体认识”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塔城地区额敏县榆柳巷,打开一场探寻民族联合暗码的旅程。俄罗斯籍网络达人梅丽莎电子天平这位第2次来新疆的姑娘,带着极大的热心,用镜头和脚步捕捉着藏在日常焰火里的温情故事。

      走进榆柳巷,百年榆柳共生树首先映入眼帘。粗大健壮树干上,榆树与旱柳枝干交错环绕,树冠投下的浓荫里,各族居民围坐纳凉、闲话家常。  

      “这简直是天然的诗歌。”梅丽莎迅速按下快门,将这一刻定格。榆柳巷回忆馆馆长徐丽介绍:“这树不仅是天然奇观,更是咱巷子里民族联合的标志,百年友情都藏在交错的枝干里,巷子姓名也由此而来。”

      民族联合的故事在巷中随处可见。乡民林忠东与维吾尔族街坊库尔鲁西·乌斯曼的友谊已连续半个世纪,两家人共用一把钥匙,谁家有难处,另一家准能第一时间搭把手。“远亲不如近邻,咱们早便是一家人了。”库尔鲁西的话里满是温情。  

      听着两人之间的故事,梅丽莎轻声慨叹:“这是刻在日子里的默契。”

      不远处的伊力亚尔·伊利家,既是民居也是留鸟看护站。2008年,他开端用相机拍照记载天鹅在额敏河休息的脚印,17年来,他也成了看护天鹅的志愿者。因院子紧邻休息地,他在家设了看护站,现在已有许多志愿者参加,每日一起投喂、看护天鹅。  

      “榆杨柳静立,天鹅湖灵动,都在诉说着人与天然调和共生,新疆各民族联合向上的故事。”梅丽莎走到湖边时,正见伊力亚尔和志愿者们向天鹅撒食,皎白天鹅游弋啄食。“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这样的看护现已17年了。”听着志愿者的故事,梅丽莎不由感叹:“人与天然的相守,人与人的相惜,都在这些细节里。”

      散步640米巷道,各民族往来沟通融合的日子画卷缓缓铺展。奶茶的醇香、抓饭的香气在空气中交错;孩提追逐嬉戏,笑声洒满巷弄;特征手工艺馆里,哈萨克族绣娘正手把手教汉族姑娘刺绣。  

      “推开十扇门,能尝到9种不同民族风味的美食!”居民骄傲地介绍,道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日子哲学。

      7月24日,梅丽莎(左)在额敏县榆柳巷跟着居民学跳舞。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甘兴华摄

      走进“全国最美家庭”马新华家,打开的院门透着主人的热心。回族女主人马新华与维吾尔族老公、哈萨克族儿媳,连同奉养19年的汉族“爸爸”杨吉春,组成了特别的大家庭。客厅墙上,“全家福”笑脸绚烂。 “在榆柳巷,家家都是民族联合宣传站。”马新华的话,道尽“开门是邻里,关门即家人”的共处之道。听着马新华一家的故事,梅丽莎说,民族联合早已融入柴米油盐。

      夕阳西下,百年榆柳被镀上金辉,志愿者的剪影倒映在天鹅湖面,小巷里飘出饭菜的混合香气。

      一路探寻,梅丽莎总算读懂了这藏在焰火里的暗码。它从不是笼统的概念,而是百年榆柳下的相依相守,是半个世纪邻里不分你我的默契,更是寻常家庭里焰火交错的温情。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0  收藏